字词 | 茵陈(图78)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茵陈(图78)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幼苗。原植物均系多年生草本,均为野生。喜生于河岸。个别地区有以小白蒿、短叶蒿作茵陈用,为地区习惯用药。 【性别鉴别】 干燥幼苗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1~2m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 以身干、质嫩、灰白色或灰绿色、无杂草、质绵软如绒、气清香浓郁者为佳。 【炮制方法】 净制:除去残根及杂质,搓碎,筛去灰屑。 【性味归经功效】 微寒、苦。归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应用】 1.黄疸 本品苦泄下降,功专清利湿热而退黄疸,凡湿热熏蒸而发黄者,均用为主要药物。可单用大剂量煎服。亦可配大黄、栀子,即茵陈蒿汤。若小便显著不利者,可与其他利湿药配伍,如茵陈五苓散;若为寒湿阴黄,可与附子、干姜等温里药配伍,如茵陈四逆汤。 2.湿温、湿疹、湿疮 可与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等配伍。也可煎汤外洗。 【用法与注意事项】 煎服,10~30g,外用适量。 血虚萎黄及蓄血发黄者慎用。 【备注】 《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3-蒎烯,茵陈炔,茵陈酮及叶酸。茵陈蒿有显著利胆作用,在增加胆汁分泌同时,也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和胆红素的排泄量。并能解热和降低血压。其煎剂对人型结核菌有完全抑制作用。乙醇提出物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