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茜草(图226)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茜草(图226)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原植物系多年生攀援草本,均为野生。四川省部分地区尚以茜草的藤茎入药,称“川茜草”。此外,江苏部分地区曾将茜草科植物蓬子菜的根误作茜草入药。应注意鉴别。全国大部地区均产。主产于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等地。

【性状鉴别】

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形,略弯曲或作扭曲状,主根不明显,支根丛生于根头部,数条或数十条,长10~15cm,直径0.2~0.6cm,根头部有时有茎的残基。表面棕红色或红褐色,有细皱纹及少数须根痕。外皮易剥落,剥落处色较鲜艳。质轻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薄,木部黄红色或淡红色,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多数小孔。无臭,嚼之如软木,且使唾液变红,味微苦。以条粗长、表面红棕色、断面黄红色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

(二)切制

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三)炮炙

1.制炭

(1)取茜草片或段,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时,喷淋水少许,取出,晾干。

(2)取原药材,置瓦上,火煅存性,煅后1月方能入药。

2.炒制 取茜草炒黄为度。

3.酒制 取茜草片与黄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每500g茜草片,用黄酒90g。

【性味归经功效】

寒,苦。归肝经。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应用】

1.血热夹瘀的出血证 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证。本品苦寒降泄,专入肝经血分,且能活血散瘀。治疗吐血、衄血等证,常与侧柏叶、大蓟等配伍;若冲任不固之崩漏,则与黄芪、白术、乌贼骨等配伍。

2.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等证 本品能化瘀而止血,通血脉而利关节。尤多用之妇科治疗。也常用于风湿痹痛及跌打损伤的治疗。临床治疗血瘀经闭,常与当归、桃仁、红花等配伍;治疗风湿痹痛及跌打损伤,可单味泡酒,或与其他活血疗伤药及祛风通经药配伍;治疗关节疼痛,可与鸡血藤、延胡索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10~15g。跌打损伤、经闭、血瘀阻滞之出血证等,宜生用。无瘀滞之出血证,亦炒炭用。

【备注】

《本草纲目》:“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行血。”

本品主要含蒽醌类成分,如羟基茜草素、异茜草素、茜草素、茜草酸、伪羟基茜草素,还含微量元素铅、钙及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的茜草萘酸苷Ⅰ、Ⅱ等。茜草根对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等无效。有抗肿瘤作用,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