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中药名。 见《本草纲目》。别名:小南强、木梨花。为木犀科植物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的花。常绿灌木。 幼枝圆柱形,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单叶对生,阔卵形或椭圆形,有时近倒卵形。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有花3朵,花白色芳香。花后通常不结实。 7月前后花初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 贮存干燥处。干燥的花,长1.5~2厘米,直径约1厘米,鲜时白色,干后黄棕色至棕褐色,冠筒基部的颜色略深,未开放的花蕾全体紧密叠合成球形,花萼管状,具细长的裂齿8~10个,外表面有纵行的皱缩条纹,被稀短毛,花瓣片椭圆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联合成管状。气芳香,味涩。 产江苏、四川、广东等地。味辛甘,性温,无毒。 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 内服:煎汤,15~30克;或泡茶。外用:煎水洗目或菜油浸滴耳。 鲜花含油率一般为0.2%~0.3%,主要成分为苯甲醇及其酯类、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