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苟 副词 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苟且、随便。 义即“随便〔地〕”、“马马虎虎”、“苟且”、“胡乱地”。 (《礼记·曲礼上》)--句义:遇到财货不要随便地占取,遇到灾难不要苟且逃避。 (《商君书·画策》)❹ 不知则默,无苟乱耳。(《盐铁论·论灾》)--句义:不知道就沉默不语,不要随便乱说。 ❺ 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论衡·自纪》)--句义:王充为人高洁持重,交游一定选择朋友,不喜欢随便与人交往。 ❻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集·前出师表》)--句义:在乱世中只苟且地保全性命,并不追求名声显赫于诸侯中。 闻:名声。达:显贵,显赫。 二、用于谓语前,表示希冀。义即“但愿”、“希望”。 ❷ 季孙绍与孟伯常治鲁国之政,不能相信,而祝于丛社曰:“苟使我和!”(《墨子·耕柱》)--句义:季孙绍与孟伯长期在鲁国执政,〔他们二人〕彼此不信任,于是向社庙祝祷说:“希望〔神〕让我们和睦。” 连词 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义即“如果”、“假如”。 苟铸剑,必试诸人。国人患之。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句义:莒子庚舆暴虐而喜欢玩剑。如果铸造新剑,一定要用人来试一试。 国人都担心害怕他。诸:"之于"的合音。 ❷ 故君子苟无礼,虽美不食焉。(《礼记·坊记》)--句义:所以君子如果不讲礼节,虽然食物精美也不吃。 ❸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孟子·梁惠王下》)--句义:如果做好事,后代子孙中一定有称王的。王(wàng):称王。 (《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自齐献书于燕王章》)❻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战国策·齐策四》)--句义: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❼ 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论衡·问孔》)--晓解:明白。追难:刨根问底儿地诘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