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苘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苘麻 【概况】: 异名 白麻(《纲目》)。 基源 为锦葵科苘麻属植物苘麻的茎、叶。苘麻属全世界约有150种,中国有9种(包括栽培种)。 原植物 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c Medic.(A.avicennae Gaertn.),又名青麻(东北),塘麻(安徽),椿麻(湖北),桐麻(陕西、四川)。 历史 苘麻首载于《唐本草》。《纲目》载:“苘麻今之白麻也。多生卑湿处。叶大似桐叶,团而有尖,六、七月开黄花,结实如半磨形,有齿,嫩青老黑,中子扁黑,状如黄葵子。”经考证,即为本种。 形态 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1~2m,茎枝被柔毛。 叶互生;叶柄长3~12cm,被星状细柔毛;托叶早落;叶片圆心形,长5~10cm,顶端长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细圆齿,两面均被星状柔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3cm,被柔毛,近顶处有节;萼杯状,密被短柔毛,5裂,卵形,长约6mm;花瓣5片,黄色,倒卵形,长约1cm雄蕊柱平滑无毛;心皮15~20,长1~1.5cm,顶端平截,具扩展、被毛的长芒2,排列成轮状,密被软毛;朔果半球形,直径约2cm,长约1.2cm,分果爿15~20,被粗毛,项端具2长芒;种子肾形,褐色,被星状柔毛。 花期7~8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11页.图3351)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旁、荒野和田间。除青藏高原不产外,中国其他各地均有栽培或野生。日本、越南、印度及欧洲、北美也有分布。 。【化学】: 地上部分含芸香甙0.2%。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84 【药性】: 性味 苦,平。 功效 解毒,祛风。 主治 痈肿,疮毒,风湿性关节炎。 ❶ 《福建民间草药》:“叶:治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福建中药志》:“治化脓性扁桃体炎:苘麻、一枝黄花各15g,天胡荽9g。水煎服,或捣烂绞汁服。” 单方应用 ❶ 《福建民间草药》:“治痈疽肿毒:苘麻鲜叶和蜜捣敷。如漫肿无头者,取鲜叶和红糖捣敷,内服子实1枚,日服2次。” 食疗 《福建中药志》:“治慢性中耳炎:苘麻鲜全草60g,猪耳适量。水煎服。或苘麻15g,糯米30g,毛蚶20粒,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