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苘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苘实 【概况】: 异名 苘麻子、 基源 为锦葵科苘麻属植物苘麻的种子。 原植物 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c Medic. 余项参见“苘麻”条。 。 【生药】: 采集 10~11月果实成熟后采收。 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后用棒敲打,使种子落出,筛除杂质及果皮。药材主产于四川温江、大邑、宜宾,河南洛阳、南阳,江苏镇江、泰州、靖江、扬州,湖北宜昌、孝感等地。此外,安徽、江西、湖南、河北等地亦产。 鉴别 性状 种子类三角形或卵状扁肾形,端较尖,长径3.4~6mm,短径2.5~4.5mm,厚1.1~2mm;表面黑色或暗褐色,散有稀疏短毛,边缘凹陷处具淡棕色的种脐。 种皮坚硬,剥落后可见胚根圆柱形,子叶折叠呈W字形,胚乳与子叶交错。气微,味淡。以籽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扁长方形,有的分化成单细胞非腺毛,壁稍厚,微木化。 下皮细胞1列,略径向延长。栅状细胞长柱形,长75~88μm,近外端处可见光辉带,壁极厚,下部壁木化,有时可见线形胞腔,近1/3处胞腔膨大,内含细小球状结晶,加20%硫酸,结晶不溶解。色素层细胞4~5列,扁长圆形,内含黄棕色或红棕色物。胚乳与子叶细胞含脂肪油与糊粉粒,子叶细胞另含草酸钙簇晶。 (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453页.图287) 理化 取样品粗粉0.1g,加乙醇5ml,在70C温浸20分钟,滤过,滤液于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氯仿-乙醇(1∶1)0.5ml溶解供点样用,点于硅胶G板,以石油醚-乙醚(7∶4),展开,展距10cm,碘蒸气显色后观察层析图谱。(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454页.图288)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含油15~17%,其脂肪酸成分以亚油酸为主(58%),尚含组氨酸、精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84 【药性】: 性味 《唐本草》:“苦,平。” 功效 解毒消肿,止痢。 主治 赤白痢疾,眼翳,痈肿,瘰疬。 ❶ 《唐本草》:“主赤白冷热痢,散服饮之,吞1枚,破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入散剂。。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上1味为末,取豮猪肝薄切, 单方应用 ❶ 《产乳集验方》:“治赤白痢: ” 如无果实,可用苘麻幼苗(约15cm高上下)2~3株。作为1剂,同豆腐煮,服用方法同上。” ”。【医药家论述】: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历代本草所载冬葵子之附图,均系指锦葵科锦葵属植物冬葵Malva vertieillata L.的种子。但今日中国市场上药用冬葵子,几乎全部为苘麻的种子。按苘麻子始载于《唐本草》。名为苘实,《证类本草》及《纲目》、《植物实名图考》均将冬葵子与苘实分属于两种不同品名的药材,功效亦不相同。 因此,现今中国普遍用苘麻子代冬葵子用的问题,值得再从疗效等方面作深入的研究。” 两种性味、功用有别的药不应混用。希望中医药临床、科研人员引起重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