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龠 1 ☆☆☆ 06120名

yuè 名古代一种用竹管编排制成的吹奏乐器,类似后世的排箫。 龠 2 yuè 量古代容量单位,一千二百粒黍子为一龠,两龠为一合(gě)。
字源解说 “龠”是“籥”和“龢”的本字。龠,甲骨文 是象形字,像是众多竖管 被绑 在一起,根竖管上端有吹孔 ,像排笛或排箫的样子。有的甲骨文 = (倒写的“口”,表示向下吹气)+ (多孔的排笛),表示吹奏排笛。有的甲骨文 省去吹孔形象 ,将多孔排笛 简化成“册”状 。造字本义:名词,多管多孔的排笛,远古时代稀有的和音管乐器,多用于重大祭祀或盛典场合。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倒写的“口”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排笛 写成 。当“龠”偏废后,甲骨文再加“禾”另造“龢”代替,或再加“竹”另造“籥”代替。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从品侖。侖,理也。凡龠之屬皆从龠。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龠,奏乐的竹管,三孔,是用来应和众声的管乐器。字形采用“品、侖”会义。侖,伦理。所有与龠相关的字,都采用“龠”作边旁。
【字族索引】 龠 𠱠
【同音字】 yu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