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苓
《广韵》郎丁切,平青,来。 ❶ 药草名。茯苓﹑猪苓皆简称苓。茯苓是寄生于松树根下的一种菌类植物。猪苓是枫树苓,生于枫根下的一种植物。 二者均可入药。《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 下有茯苓。”{高诱}注:“茯苓, 千岁松脂也。” ❷ 草名。 即苓耳。参见“[苓耳]”。 ❸ 香草名。《汉书·扬雄传上》:“愍吾纍之衆芬兮, 飏飏飏之芳苓。”{颜师古}注:“苓, 香草名, 音零。” ❹ 通“[蘦]”。草名。大苦。《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 {首阳}之巅。”{毛}传:“苓, 大苦也。” ❺ 通“[零]”。零落。 《管子·宙合》:“明乃哲, 哲乃明, 奋乃苓, 明哲乃大行。”{戴望}校正:“苓, 零之借字。”《鹖冠子·能天》:“其得道以危, 至今不可安者, 苓峦堙谿, 橐木降风是也。”{陆佃}解:“苓如零落之零。”{王闿运}《衡州西禅寺碑》:“经函雨剥, 贝树风苓。” ❻ 通“[零]”。猪屎。参见“[苓通]”。 ❼ 通“[軨]”。车前阑也。 《礼记·少仪》“拖诸幦”{汉}{郑玄}注:“幦, 覆苓也。”{孔颖达}疏:“苓, 车前阑也。”{清}{俞樾}《诸子平议·杨子法言一》“佗则苓”:“苓当读爲笭。《説文·竹部》:‘笭, 车笭也。 ’《释名·释车》曰:‘笭, 横在车前, 织竹作之, 孔苓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