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苍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苍耳

中药名。

出《千金要方》。别名:卷耳、地葵、猪耳、只刺、道人头。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ex Widd.的茎叶。

原植物生于荒坡草地或路旁。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夏季割取全草,去泥晒干。

味苦辛,性微寒,有小毒。祛风散热,解毒杀虫。治头风,头晕,湿痹拘弯,目赤,目翳,风癞,疔肿,热毒疮疡,皮肤瘙痒。内服:煎汤,6~12克,捣汁、熬膏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❶ 治中风伤寒头痛,又疗疔肿困重:生捣苍耳根叶,和小儿尿绞取汁,冷服1升,日3度(《食疗本草》)。

❷ 治妇人血风攻脑,头旋闷绝,忽死倒地,不知人事:喝起草嫩心,阴干为末,如常酒服一大钱(《斗门方》)。
❸ 治目上星翳:鲜苍耳草,捣烂涂膏药上贴太阳穴(《浙江民间草药》)。
❹ 治赤白下痢:苍耳草不拘多少,洗净,以水煮烂,去滓,入蜜,用武火熬成膏。

每服1、2匙,白汤下(《医方摘元》)。

❺ 治癞:嫩苍耳、荷叶各等分。为末,每服6克,温酒调下(《袖珍方》)。
❻ 治疔肿,出根:苍耳烧作灰,和腊月猪脂封之(《本草拾遗》)。
❼ 治中耳炎:鲜苍耳全草15克(干9克)。冲开水串碗服(《福建民间草药》)。
❽ 治疥疮痔漏:苍耳全草煎汤熏洗(《闽东本草》)。
❾ 治虫咬性皮炎:鲜苍耳茎叶、白矾、明雄各适量。共捣成膏,外敷螯咬处,固定(《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全草含苍耳甙、黄质宁(Xanthinin)、苍耳明(Xanthumin)、咖啡酸和1,4-二咖啡酸奎宁酸。尚含查耳酮衍生物、水溶性甙、葡萄糖、果糖、氨基酸、酒石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硝酸钾、硝酸钙等。药理作用❶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时浸剂能增加离体兔肠的运动;抑制蛙心的兴奋传导,导致心脏阻滞;在离体兔耳上,可使血管扩张;在蛙后肢灌流中,引起血管的先扩张后收缩。
❷ 降血压:叶的酊剂对猫静脉注射,可引起短暂的血压下降(20~40毫米汞柱),并抑制脊髓反射的兴奋性。

此外,据云此植物能止血,人接触苍耳,可致皮炎;家畜吃未生真叶之幼苗,可致中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