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葶乌头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 异名 一口血(湖北)。 基源 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花葶乌头的干燥块根。 原植物 花葶乌头Aconitum scaposum Franch.(A.scaposum var.pyramidale Franch.;A.scaposum var.patentipilum W.T.Wang)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近圆柱形,长约10cm,粗约0.8cm。茎高35~70cm,稍密被反曲的淡黄色短毛。基生叶3~4枚,具长柄;叶片肾状五角形,长5.5~11cm,宽8.5~22cm,基部心形,三裂超过中部,中裂片倒楔状菱形,不明显三浅裂,边缘有粗齿,侧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浅裂;叶柄基部有鞘。茎生叶2~4,集中在近基部处。 总状花序长25~40cm,有25~40花;苞片披针形或长圆形;萼片蓝紫色,上片圆筒形,高1.3~1,8cm,外缘近直,与向下斜展的下缘形成尖喙;花瓣的距比花瓣长2~3倍,拳卷;心皮3,子房被长毛。蓇葖果不等大。 种子倒卵形,长约1.5mm,白色,密生横狭翅。 花期8~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7卷.163页.图版127:1-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200~2000m间山地谷中或林中荫湿处。分布于河南、陕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 。【药性】: 性味 辛,温。 有小毒。 功效 温肺止咳平喘,化瘀疗伤。 主治 咳喘,化痰,劳伤,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外擦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浸酒外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