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皮胶藤
【概况】: 异名 花杜仲藤、眼角蓝、刺耳蓝(《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夹竹桃科花皮胶藤属植物花皮胶藤的茎皮。花皮胶藤属全世界约15种;中国产2种,其中药用的有2种。 原植物 花皮胶藤Ecdysanthera utilis Hay.et Kaw.,又名花喉崩、头钳模(海南)。 形态 高攀木质大藤本,长达50m,直径10~30cm;茎皮红褐色,粗糙,密被皮孔,老藤皮有纵裂条纹,切面淡红色,无毛。 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6cm,顶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5~2.5cm。聚伞花序顶生兼腋生,3歧,长6~12cm,被微柔毛;花细小,淡黄色;花萼5深裂,外面被微毛,内面基部具有5个小腺体,花萼裂片卵圆形,顶端钝;花冠近坛状,花冠筒喉部无副花冠,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基部向右覆盖;雄蕊5枚,著生于花冠筒基部,花丝短,花药披针状箭头形,顶端到达花冠喉部,基部具耳,腹部粘生于柱头上;花盘5裂;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短,柱头顶端2裂。 蓇葖2个叉开近一直.线,圆筒状,长达23cm,直径4~8mm,外果皮无明显斑点;种子压扁状,淡褐色,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约4cm。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458页.图487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00~1000m山地密林中,常见于山谷、水沟旁湿润地方。 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化学】: 茎叶中含橡胶。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13 【药性】: 主治 小儿白泡疮。 用法用量 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