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节度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节度使 中国古代官名。 节度使之名始见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因受职之时,由朝廷赐给旌节,可以节制所辖区之军政,故称。开元间,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都置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内地也相继设置。节度使又多兼按察、安抚、度支等使,统管军事、民政、财政,任高权重。五代十国时,各于其境析置节度使,更为冗滥,专横至极。赵匡胤建宋,收回大权,藩镇事务仍归本州,自此“节度使”成为将帅大臣和宗族勋戚的优宠职位,已无实权。 辽、金均设此官,元代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