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致君尧舜(致君尧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致君尧舜(致君尧汤) 《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其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应休琏(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昔伊尹辍耕,郅恽投竿,思致君于有虞,济蒸人于涂炭。 ” 孟子指出,伊尹辍耕出仕,是为了以自己的智能德行,辅佐商汤使之成为尧舜一样的贤君明干,“致君于有虞”即此义。后用为咏匡主济世之典。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仕宦至公相,致君作尧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