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则伤物
叶适关于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的命题。 意谓让客观服从主观那就会对客观事物有所损害。语出《水心别集》卷七《进卷·大学》。 叶适认为,在处理人与客观事物的关系的问题上,不能把主观与客观绝对对立起来,而应当让主观尽量服从客观。原因是人与物尽管不相同,但是二者“相去”不远。他说:“人之所患者,以其自为物而远于物。夫物之于我,几若是之相去也。 是故古之君子,以物用而不以己用,喜为物喜,怒为物怒,哀为物哀,乐为物乐。”“以物用而不以己用”即是以客观事物为根据,使主观符合客观,而不以自己主观为根据使客观服从主观。如果让客观事物服从主观意愿,这就叫作“自用”。“自用则伤物,伤物则己病矣”。“伤物”是对事物有损害,“己病”是有害于自己的认识。叶适所主张的“以物用而不以己用”的理论,提倡主观符合客观,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 叶适的这一观点,是针对程朱格物致知的理论而提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