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子弟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指富贵人家的子弟。膏粱:肥肉精米;泛指精美的食物;借指富贵人家。子弟:儿子、侄子、弟弟等。 [出处] 晋·范甯《王弼、何晏论》:“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未审上古以来,张官列位,为膏粱子弟乎?为致治乎?”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九二回:“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 ❷ 作主语。宋·李昉等《太平广记·青城道士》引《王氏见闻》:“其民间少年,膏粱子弟,满城如狂。” [附条] ❶ “膏粱之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 ❷ “膏粱”。《红楼梦》三回。 [同义] 纨绔子弟 花花公子 [辨误] 粱,不能写作“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