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胡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胡适 【生卒】:1891—1962 【介绍】: 现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出生于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1910年赴美留学,曾就学于哲学家杜威。 1917年以论文《先秦名学史》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哲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前后,陆续发表了《论短篇小说》、《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谈新诗》等文章,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和新诗的创作。与此同时,他还致力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说的考证工作。1922年他主办《努力周报》,鼓吹“好人政府”,提倡“整理国故”,宣扬“读书救国”,逐渐脱离了革命的新文化运动阵营。1927年以后,他支持国民党政权,与进步的民主运动形成了对立。 抗日战争期间,曾任驻美大使。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反对日益高涨的青年学生民主运动。 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主要学术活动是从事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离开大陆去美国。 1957年,出任台湾当局驻联合国代表。1958年返台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病逝于台北。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三集、《胡适论学近著》、《藏晖室札记》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