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胡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胡琴 蒙古族擦奏弦鸣乐器。《元史·礼乐志》中云:“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蒙古秘史》载:蒙古主儿勤部有一位娘子,名曰忽兀儿臣,蒙古语即是胡琴手。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1220年作有七绝《赠蒲察元帅七首》:“碧冉官妓拨胡琴。”渐西本小字夹注:胡琴“案蒙古人呼为扣肯儿”。“扣肯儿”即是忽兀儿的另一音译。13世纪成书的《成吉思汗箴言》中云:“您有忽兀儿、抄儿的美妙乐奏,……您是普天下的英主——成吉思汗。”蒙古胡琴具有多种形式,据说最早的筒形共鸣箱是截取羚羊角制作的。明清以来,随著说唱音乐的高度发达,出现了四根弦的胡琴,清人称之为“提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