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胎儿窘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胎儿窘迫 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为胎儿窘迫。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临床上有慢性胎儿窘迫及急性胎儿窘迫之分。胎儿窘迫是一种综合症状,是当前剖宫产的主要适应症之一。中医学中无此病名记载,散见于胎萎不长,胎动不安等病症中。 〔病因病机〕 各种原因导致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或胎盘、脐带功能障碍,以及由于胎儿畸形或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而致胎儿血氧降低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初期通过植物神经反射,兴奋交感神经,血压上升及心率加快。若继续缺氧,则转为兴奋迷走神经,胎心率减慢。无氧糖酵解增加以补偿能量消耗,因此有机酸增加,转为代谢性酸中毒,胎儿血pH值下降,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出,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或为慢性缺氧,可形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中医学认为慢性胎儿窘迫的产生与气血虚弱,胎失所养或父母禀赋虚弱,胞脏虚损有关;急性胎儿窘迫的产生与气滞血瘀有关。 〔西医诊断标准〕 一、慢性胎儿窘迫 (一)临床表现 临床上除可发现母体存在引起胎盘供血不足的疾病外,随著胎儿慢性缺氧时间延长而发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二)辅助检查 1.胎盘功能检查:测定24小时尿E3值并动态连续观察,若急骤减少30%~40%,或于妊娠未期连续多次测定24小时尿E3值在10mg以下者,表示胎儿胎盘功能减退。 2.胎心监测:胎动时胎心率加速不明显,基线变异率<3次/分,提示存在胎儿窘迫。 3.胎动计数:12小时胎动次数<10次/分,提示胎儿窘迫。 4.羊膜镜检查:见羊水混浊呈黄染至深褐色,有助于胎儿窘迫诊断。 二、急性胎儿窘迫 (一)胎心率变化 1.胎心率>160次/分,尤其是>180次/分,为胎儿缺氧的初期表现。 2.胎心率<120次/分,尤其是<100次/分,为胎儿危险征。 3.出现胎心晚期减速,变异减速或(和)基线缺乏变异,表示胎儿窘迫。 (二)羊水胎粪污染 1.Ⅰ度:羊水呈淡绿色,质薄。表示胎儿有慢性缺氧。 2.Ⅱ度:羊水呈深绿色,质较厚,可污染胎儿皮肤、胎膜及脐带,多表示有急性胎儿缺氧。 3.Ⅲ度:羊水呈黄褐绿色,质厚呈糊状,可污染胎膜,脐带及胎盘,鲜黄色胎粪可污染皮肤及指甲,表示有亚急性宫内缺氧。厚而褐绿色胎粪伴羊水量减少,表示严重胎儿缺氧。 (三)胎动 急性胎儿窘迫初期,先表现为胎动过频,继而转弱及次数减少,进而消失。 (四)酸中毒 破膜后,检查胎儿头皮血进行血气分析。诊断胎儿窘迫的指标有血pH<7.20,PO2<1.3kPa,PCO2<8.0kPa。 〔鉴别诊断〕 胎儿窘迫所致的心率缓慢应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加以鉴别。后者胎心率可减慢至90次/分以下,但心律规则,心音强,持续时间长,可资区别。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胎儿窘迫尚无辨证分型要点,慢性胎儿窘迫可参见“胎萎不长”的分型要点。急性胎儿窘迫可按气滞血瘀辨证。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左侧卧位。 2.吸氧:间歇吸氧,每次持续10分钟,每隔5分钟重复1次。 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参见“胎萎不长”。 三、西医治疗 (一)慢性胎儿窘迫 1.定期作产前检查,估计胎儿情况尚可,应嘱孕妇侧卧位休息,争取胎盘供血改善,延长孕周数。 2.情况难以改善,接近足月妊娠,估计在娩出后胎儿生存机会极大者,可考虑行剖宫产。 3.向家属说明情况,尽量保守治疗以期延长孕周数。实际胎儿胎盘功能不佳者,胎儿发育必然受到影响,所以预后较差。 (二)急性胎儿窘迫 1.静脉推注“大三联”。 50%葡萄糖60ml+地塞米松10mg+氨茶碱0.25g。 2.宫颈尚未完全扩张,胎儿窘迫情况不严重,经上述处理后,胎心率转为正常,可继续观察。若因使用催产素宫缩过强造成胎心率异常缓慢者,应立即停止滴注,继续观察是否能转为正常。病情紧迫或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应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3.宫口开全,胎先露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3cm者,应尽快助产经阴道娩出胎儿。 四、中成药 1.河车大造丸;1次1丸,1日3次口服。具有大补气血的作用,治疗慢性胎儿窘迫。 2.六味地黄丸:1次1丸,1日2次口服。具有滋阴补肾作用,治疗慢性胎儿窘迫。 〔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具有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物有: 当归,川芎(大量),香附(收缩时作用更明显),杜仲,白术,黄芩,秦艽,橘皮,苏梗,木香等。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作用的药物有:人参,五味子(双重调节作用),茶叶,黄芪,党参,太子参,苏合香,白芷(少量白芷素),艾叶,连翘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