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导致铜离子在肝、脑、肾等全身脏器的沉著。 主要根据几个方面进行诊断: ❶ 凡儿童或青少年发生原因不明的黄疸、肝脾肿大、腹水等肝病症状;流涎、构音障碍,一侧或双侧上肢震颤、舞蹈样运动及精神障碍等脑症状。 ❷ K-F角膜色素环是本病的特征。 ❸ 血清铜<12.56μmol/L,尿铜≥1.6μmol/24h。 ❹ 肝铜、肾铜或肌酮含量显著增高。 ❺ CT(UKI)检查多有基底节区低密度改变等。治疗包括减少食物中铜的摄入量,清除已沉积在体内的铜盐。常用药物包括:青霉胺、二巯基丙醇、硫酸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