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肚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肚拉 中药名。 见《四川中药志》。别名:土败酱,双参,都拉。为川续断科植物西南囊苞花Triplostegia glandulifera Wall.的根。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肉质。 茎高30~70厘米,略呈四棱形,四边有沟槽,被柔毛,下部稀疏或近于无毛,上部密而间有腺毛。花期8月。 生于山坡林下的半阴处,林中,路边或林边草坡上。分布四川等地。春季发苗前,或秋后苗茎干枯后挖采根部,去掉茎苗,抖净泥沙,晒干。干燥的根呈条状或纺锤状,多为单枝,少分叉略似草乌,长3~7厘米,直径0.9~1.5厘米。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粗而不规则的纵皱纹,并有小型突起的疔疤。芦头平截,有残茎痕迹。 尾部渐细小,底端钝圆或微尖,有时多已折断。质坚实,有纤维。味麻,有毒,切勿口尝。 以根条粗壮,均匀,肉质肥厚者为佳。味甘辛,性温,有毒。《四川中药志》:“入肺、脾二经。”补气壮阳,养心止血。治阳萎,白带,风湿性心脏病,虚劳久咳,刀伤出血。内服:煎汤,4.5~9克,或研末。外用:研末敷。 ❸ 治风湿性心脏病:土败酱9克,柏子仁9克。研末,猪肝60克,共蒸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