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联想主义心理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联想主义心理学 用心理、观念以及精神要素的联想来说明人的心理活动的学说,起源于英国的经验主义心理学。 主要观点是:1.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感觉过程起主要的作用。2.人的意识经验可分解为元素。 3.通过联想的机制可把元素综合为较复杂的心理经验。4.强调意识过程。 代表人物是洛克、哈特利、布朗、穆勒父子、培因等人。洛克认为观念的联想有“自然的联合和习得的联合”两种,其中习惯是观念联合的一种力量。 哈特利认为联想有两种:同时性联想和相继性联想。传统的三大联想规律可归结为一条规律,即接近律。 布朗认为观念的联想意味著几个经验合为一体,而实际上精神生活中并没有这种复合的现象,只不过是经验的联想的作用。联想可分为简单联想和关系联想两种,在此基础上他提出9条联想副律。穆勒父子认为联想有两种:同时性联想和相继性联想,并坚持接近律为联想的主律,并认为联想是观念的主动联结。培因主张联想律只包括接近律和类似律两种,不同意把相似律和对比律并入接近律之中。 此外他还特别提出“复合联想”和“构造联想”的问题。他认为,几个单独不能引起旧经验的线索,如果合在一起,就会把那个经验引起来,这样的联想便是复合联想,而通过联想,人心还会创作与任何在从前经验中所阅历的事物不同的新配合,这则是构造联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