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亦称老聃。 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说创始人。 曾为周朝管藏书的史官。 孔子曾向他学礼。后隐居著书。著有《道德经》五千言及《老子》。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福兮祸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反映了我国古代辩证法的思想,认为事物存在著正反两面互相转化的规律。他认为天下事物是“有无相生”。 主张“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知足”、“寡欲”幻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谓“清静无为”的社会状态。老子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哲学界唯心和唯物两派学说从中吸取其理论依据的思想来源,对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有著巨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