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翩
《广韵》芳连切,平仙,滂。 《集韵》纰延切,平 ,滂。 ❶ 疾飞貌。《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楚辞·九章·悲回风》:“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洪兴祖}补注;“翩,疾飞也。”{三国 魏}{曹丕}《寡妇》诗:“候鴈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清}{曹寅}《北行杂诗》之十一:“更长蟾不进,秋好蝶难翩。” ❷ 飘扬。《诗·大雅·桑柔》:“四牡骙骙,旟旐有翩。”{孔颖达}疏:“翩,是旌旂行而舒张之貌。”{南朝 齐}{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邈若坠雨,翩似秋蔕。” ❸ 行步轻捷貌。 {三国 魏}{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❹ 连翩。《后汉书·张衡传》:“哀二妃之末从兮,翩傧处彼{湘}濒。”{李贤}注:“翩,连翩也。” ❺ 通“[偏]”。反貌。 《诗·小雅·角弓》:“骍骍角弓,翩其反矣。”{陈奂}传疏:“翩者,偏之假借。” ❻ 通“[谝]”。参见“[翩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