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美花风毛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美花风毛菊 【名称出处】:《长白山植物药志》 【概况】: 基源 为菊科风毛菊属植物美花风毛菊的全草。 原植物 美花风毛菊Saussurea pulchella Fisch.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5~100cm,根状茎纺锤形。茎直立,上部分枝,被短毛和腺点或近无毛。 基部叶和茎下部叶有长叶柄,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20cm,宽3~5cm,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边缘再分裂或有齿;茎上部叶有短柄或几无柄,叶片披针形或线形,羽状浅裂或全缘,两面有短糙毛和腺点。 头状花序直径10~15mm,在茎枝端组成密伞房状或圆锥状,有长梗;总苞球形或球状钟形,总苞片多层,疏被短毛,外层的线形,中层和内层卵形或长圆形,顶端具附片,附片圆形,具齿,膜质,粉紫色;全为管状花,花冠淡紫色,长11~13mm。 瘦果圆柱形,长约3mm;冠毛白色,外层的短粗毛状,内层的羽毛状。花期7~8月,果期8~9。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42页.图6698)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地灌丛、草甸或河岸。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华北。蒙古、原苏联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及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化学】:地上部分含酚类化合物[1],生物碱,黄酮[2]。叶、花序中含6种黄酮醇类化合物,经纸层析与已知品对照,定为:一个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的酚羧酸类物质、3-O-β-D-花青素糖甙、芦丁、槲皮甙、7-O-β-D芹菜素鼠李糖葡萄糖甙、7-O-β-D-毛地黄素鼠李糖甙[1]。 参考文献 [1]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6(2):77 [2]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55 【药性】: 功效 止痛,退热,止血,止泻。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临床应用】: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6(2):“美花风毛菊全草在藏医用作催吐、解热、止痛、止血剂,并可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此外,在外贝加尔民间尚用全草煎剂治疗腹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