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
【集校】: 洪兴祖: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 朱熹、黄省曾、明繙宋本、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闻一多:得字于义难通,又与鄣不叶,疑得当爲将,字之误也。 将读爲奖。(《汉书·衡山王赐传》“皆将养劝之”,注曰:“将读曰奖。”)“惟著意而奖之”,愿君留意而有以奖励己之忠行也。(互详上条) 。【集释】: 王逸:怆然深思,而悲泣也。 知天生贤,不虚出也。 洪兴祖:著,明也,立也,定也。 朱熹:著意,犹言著乎心,言存于心而不释也。 桓公惟心常在于求贤,故闻宁戚之歌而知其非常人也。 陈第:谓不必流涕深思,惟留意求贤则得贤,所恨妒人鄣蔽,愿忠者不得进矣。 王夫之:罔,与惘同。 著,音酌,专而切。言君子怅惘流涕,聊舒所虑以尽忠谋,惟明主专意体之,乃能得其情理。 马茂元:聊虑,姑且抒发自己的思虑。 著意,犹言注意。只有存心求贤的君主才能得到贤臣。 蒋天枢:著意,谓著见所志于行事。 得,当也。谓合于其事之宜。之,是也。 指南行事。 王泗原:罔,无,即毋流涕,且思虑,只有在意才得到。 汤炳正:罔,即“惘”,怅然失意貌。 聊虑,即“料虑”,谓惆怅失意,流涕思虑。著意,犹明志,指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