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绿营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绿营兵

清朝军制之一,因用绿旗而得名,是咸丰前最主要的正规军。

清朝入关以后,因八旗兵力量不足,且不适宜于内地广大山岭地区作战,为镇压各种反清力量,采取明朝的镇戍制度,招募汉人和收编汉族地主武装,建立绿营兵,分区镇守专事统治汉人及其他少数民族。绿营分标、协、营、讯四级。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和某些八旗将军,各有直辖部队“标”。基本单位是营,设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执掌;汛是最基层的驻防单位,视其管辖范围的大小而设千总或把总掌管。

总督是最高地方军事长官,不设总督者以巡抚代之。就兵额言,绿营超过八旗,但在粮饷、武器、地位诸方面,绿营兵低于八旗兵。

乾隆末年后,绿营兵日益腐化,到太平天国时期已不堪一击,并被湘军、淮军等“勇”逐渐取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反清起义时除注重会党、新军外,对包括绿营在内的清朝军队亦多有运动,冀收为己用。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有《招降满洲将士布告》,指出革命军将士与清朝政府将士皆是中国人,情同兄弟,勿自相屠戮,应倒戈反正,共同推倒清朝。在反清起义过程中,亦有不少绿营兵投向革命军方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