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绿云苍雪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绿云苍雪图 【作品赏析】: 《山水册》是高凤翰于雍正十二年(1734)所作。 其时高氏五十二岁,因公往来于安兴、南京、扬州、泰州之间,于农历五月间在南京官署间开始创作,至泰州行署完成。第一幅《柳园图意》,第二幅《西亭诗思》,第三幅《弘济江天》,第四幅《绿云苍雪》,第五幅《邗江春讯》,第六幅《岳台春晓》。这一套画是他画给友人作纪念的,末幅横度减半,其余纵横尺寸相同。《山水册》的六幅画虽为一套册页,但各幅的取景、立意、结构经营和笔墨运用都各具特点。 在清代画坛上,高凤翰是富于革新的画家之一,人们常用纵逸奇肆、不拘于法度一类话去形容其画风。在这幅《绿云苍雪》中,便可看到他作画能自出新意的特点。 作者在画后自题说:”画雪最忌刻画,良由雪意之奇奇在苍茫,奇在历落,奇在一团模糊”,因此“特为此横破畦陌之笔”,可见他作此画时,就希望用超出成法局囿的笔触去表达自己对雪景的体验感受。首先,作者在格局安排上大胆使用了山水画中比较少用的“截景”手法,让峰脚向右方凌空斜出,天空被压缩至很小位置,因而构图上产生气魄迫人眉睫的效果。 嶒峻石质用较简洁的皴勾,天空用淡墨渲染,烘托出一幅冰天雪地的图景。石缝中倒悬几株苍松,老辣奇倔中显出一派生机,在画中显得十分醒目。 作者在画中描写的景物不多,而且大多只取中近景,但境界不觉局促。冰天雪地本来是清冷静谧的,由于景物大都聚拢于画中一横一斜的两条线上,欣赏者并不觉得平淡呆板,这样的结构在古代山水画中是较新颖的。 作者在画中的斧劈皴使用得很自然,峰脚也没有使用一般山水画中画坡跟矾头的方法,却使这张画明显地区别于其他的山水画。当然,作者是清代人,这张画的时代特色与“扬州八怪”及石涛等人的画仍是比较接近的。 。【作者介绍】:高凤翰(1683-1748),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自称老阜,一号石顽老子、松懒道人、蘖琴老人。 山东胶州(今胶县)人,官至徽州绩溪知县。工书画篆刻,嗜藏砚,收藏至千余方,著有《砚史》一书。 高氏晚年病臂,以左手作书画,自号尚左生,是清代著名的左手书画家。与金农、郑燮、高翔等“扬州八怪”友善,风格也相近,画史上或把他与“扬州八怪”并列,或把他列诸“扬州八怪”之中。 。清 高凤翰 册页 纸本设色 纵27.5厘米 横68.7厘米 藏山东省博物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