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解释
亦称“几率解释”。 是量子力学的运动状态用*波函数所作的描写。这是量子力学理论的特点,但是波函数只有理论意义,而在实验上无法直接测定。这在量子力学发展史上就遇到一个对波函数做出怎样物理解释的问题,也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在量子力学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较大规模的争论,例如在最著名的玻尔和爱因斯坦的争论中,这个内容是一中心议题。 世界物理学家最大规模的争论是在1927年和193()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五次和第六次索尔末会议上。在这次会议上。玻恩(Born,M.)提出了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波函数φ(r,t)模量的平方|φ(r,t)|2跟在位形空间dc体积元内发现粒子的几率成正比例。这就是著名的关于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或者称做几率解释。 在这个解释的要求下波函数φ(r,t)应该是一个有限,单值,连续的复变函数,而且应该按几率归一的要求,波函数是归一代的波函数。玻恩对波函数的几率解释,反映了波函数描述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的客观实在,特别是对粒子波动性的描述是十分恰当的。玻恩的这个解释被当时大多数物理学家所接受,因此他获得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