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统战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统战学 又称“统一战线理论”,“统一战线学说”。 研究统一战线工作的特殊矛盾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科学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统一战线是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派别、政党等,为了共同的目标,采取联合行动的联盟。目前,我国所讲的“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团结本阶级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联盟。 统一战线政策是无产阶级政党总战略、总策略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问题与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一起,称为党的三大法宝。 目前,仍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在现阶段,我国有两个统一战线,一是国际范围的反霸统一战线,一是国家范围内的爱国统一战线。 这后一个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大陆全体劳动者、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和广泛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两个范围的联盟。它是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的。 统战学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自身团结统一(即无产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和同盟军问题。它必须研究各个历史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研究和分析革命斗争的形势和条件;研究社会各个阶级对革命的态度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民族关系、政党关系;研究各种革命力量组织起来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共产党的战略、策略思想。 作为一门学科,其体系除统战原理(如统一战线性质,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外,它还具体包括:(1)统战史。包括统战理论史和统战工作史。“统一战线”的原理出自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统一战线”一词是斯大林在1922年全俄苏维埃第十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首先使用的。 在我国,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提出“民众大联合”。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提出了同国民党建立民主联合战线问题。1928年7月,在党的“六大”决议中正式使用“统一战线”一词。在民主革命阶段,我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可分为4个时期; ❷ 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领导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结成了反封建压迫、反国民党统治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土地革命;并正确处理了“西安事变”,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❷ 1957-1966年“文革”前,在民主党派、工商界等各界人士中推行“神仙会”的方法,发扬民主,其间发生了一些“左”的错误。 (2)统战关系学。统战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必须以研究现实问题为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深入探讨如下关系:民族关系,党派关系,党与非党知识分子关系,党同多种非社会主义经济的代表人物的关系,体制改革与统战工作关系,在统一国家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关系,对外开放与统一战线的关系,无神论者与宗教信仰者的关系,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人民内部矛盾与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的关系等。(3)统战谋略学。包括如何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等问题。中国共产党曾长期贯彻的原则有: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原则,独立自主原则,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等。 统战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导师的重要论述,已经为这门学科奠定了基础。我国著名的统一战线和民族问题理论家李维汉在这方面亦做了开拓性的工作。1983年,中共中央在一个文件的批示中指出:统一战线理论是一门科学。 以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统战学会,并创办了《统战理论研究》、《统战理论研究通讯》等刊物。 。【阅读书目】:《统一战线概论》,林远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概论》,杨佑泉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