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性早搏
房室交界区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 较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少见。心电图特征: ❶ 提前出现的室上性QRS波; ❷ QRS波前、后可有逆行P′波,P′-R间期<0.12秒、或R-P′间期<0.20秒、或逆行P波隐埋在QRS波之中; ❸ 代偿间期多为完全性,亦可以是插入性而形成间位性结性早搏(interpolated nodal premature)。当交界区异位节律点发放的冲动前向、逆向传导均受阻时,心电图上既无提前出现的逆行P′波,亦无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称之为隐匿性结性早搏(concealed nodal premature beats)。 此时心电图上只有通过其后的窦律R-R间期突然延长来间接证实之。 交界性异位节律点可以呈多源性或并行心律性。需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房传导阻滞等区别。病因与房性早搏相似。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时,亦可见于正常人。 临床表现及治疗,参见“房性早搏”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