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通论
经学论著。 亦名《五经通论》。清皮锡瑞著。 皮氏因力主变法维新,受弹劾,革举人,遂杜门著书。其书成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 作者立足今文学派立场,以“治经六义”为要旨,分专题讨论《易》、《书》、《诗》、《三礼》、《春秋》五经。其中关于《易经通论》30篇,《书经通论》33篇,《诗经通论》38篇,《三礼通论》52篇,《春秋通论》56篇,总计209篇。 作者于序言中称:“窃以为尊孔必先明经,前编《经学历史》以授生徒,犹恐语焉不详,学者未能窥治经之门径,更纂《经学通论》,以备参考。”作者认为,五经古籍,经孔子整理,始名为“经”。各经书包含特有的“微言大义”。 断言“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反映了清代今文经学家的见解。 虽论述时有武断主观之处,仍不失为经学入门之书。有《师伏堂丛书》本,《皮氏经学丛书》本,1954年中华书局据商务版纸型校正重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