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纺织原料的燃烧性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纺织原料的燃烧性能 (一)棉花的燃烧性能 1.易燃性 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蜡质、脂肪等都是可燃物质。它的燃点是150℃,自燃点407℃。由于棉花纤维细小蓬松,与空气接触面很大,遇到微小的火星就能被引燃。棉花的燃烧速度约为木材的16~25倍,著火后蔓延快。 2.阴燃性 已打包的棉花在运输和储存中,如混入火种,由于氧气供应不足,燃烧常在局部或小范围内缓慢阴燃,可以持续几天甚至几十天而不易被察觉。这是因为棉花具有很大的孔隙度,即使打得很紧的棉包,由于棉纤维是一种管状纤维,它的管腔和棉纤维之间,仍然存在著孔隙,按棉花的比重和棉包的体积计算,在60~70%左右,所以,能维持缓慢的燃烧。但阴燃一旦遇有空气对流的条件时,阴燃的棉花会很快地转向完全燃烧。 3.自燃性 棉花在采摘加工过程中已经沾染上大量的微生物,而棉纤维中含有脂肪质和果胶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养料。当棉花的含水量大时,微生物就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热量,热量散不出去就会积聚而使温度升高,达70℃时,微生物逐渐死亡。这时棉纤维中不稳定的化合物出现碳化,进一步吸附水汽,放出热量,使温度继续升高到150~200℃时,纤维开始分解,进入氧化过程,反应加快,在积热不散的情况下,即可自燃。 (二)麻的燃烧性能 常见的麻有黄麻、红麻、苎麻、亚麻、青麻、剑麻等,其中黄麻、红麻、苎麻和亚麻在纺织生产中用得最多。后四种麻是从植物茎部剥下的韧皮纤维,其横断面为多角形或扁圆形等,中空,但内腔较小,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蜡质、脂肪、含氮物质和灰分等。 1.易燃性 麻容易燃烧。麻大多是束纤维状态,其长度一般是500~1500mm,如果一端著火能迅速烧到另一端,其蔓延速度比棉花快。麻的燃点在150℃左右。 2.阴燃性 它同棉花一样有阴燃性。 3.自燃性 麻的自燃事故以黄麻为最多。因为黄麻的含水量大于9%,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85%时,纤维就会膨胀,并放出热。遇水膨胀的纤维还为生物变化和化学变化创造了好条件,纤维素和果胶由于水解产生大量糖类,它们是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大量繁殖、发酵,产生大量热,使温度不断提高,直到引起自燃。 (三)丝、毛的燃烧性能 蚕丝是由外裹丝胶的二股丝朊组成,丝朊和丝胶的成分都有碳、氧、氮、氢等。羊毛是由外部的鳞片层、实体的皮质层和中心不透明的髓质层组成,其成分是C、H、O、N、S、灰分等。丝和毛都是可燃物质。由于它们的含氧量大大低于含碳量,因而燃烧速度比植物纤维缓慢。特别羊毛,由于它的回潮率和含氮量较高,如在气温20℃、相对湿度60%时,羊毛的回潮率是14.5%,比棉花、麻、丝都高,因而一般情况下不易燃烧。但是,一旦著火,会继续燃烧下去,以致蔓延成灾。 (四)化学纤维的燃烧性能 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种。 1.人造纤维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纤维素材料经过人工加工而成,如粘胶纤维、铜氨纤维、醋酯纤维,分别俗称人造丝、人造棉和人造毛。人造纤维的燃烧性能与棉花相似,容易燃烧。 2.合成纤维是利用非纤维素材料的碳氢化合物,经过化学方法加工合成。主要有涤纶(聚酯纤维,又名的确凉)、腈纶(聚丙烯腈纤维,又称开司米纶、合成羊毛)、锦纶(聚酰胺纤维、又称尼龙,卡普隆)、维纶(聚乙烯醇纤维,又称维尼隆),丙纶(聚丙烯纤维)、氯纶(聚氯乙烯纤维)等。它们的燃烧特性是先融熔,后燃烧。其中涤纶、锦纶、氯纶在燃点温度时离火自灭;只有腈纶、丙纶、维纶等点燃后能继续燃烧。但必须注意,在高温情况下,合成纤维的燃烧是很猛烈的,发热量也较大。 合成纤维中,腈纶的燃烧和蔓延是很迅速的。它没有明显的熔点,在190~200℃时软化,在280~300℃时分解,同时生成著火的熔滴,因而可加速燃烧和蔓延。其燃烧产物的毒性较大。 吸湿性很低的涤纶、腈纶和氯纶受到磨擦时会产生静电,静电压可达几千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