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纳 “[纳]”的繁体字。 《广韵》奴答切,入合,泥。 《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爲寿而已矣。”{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墙宇重峻,而吐纳自深。” ” 《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如果朋友们凑趣说:‘那是怕你纳第三个姨太太。’”《国语·晋语六》:“杀三{郤}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韦昭}注:“纳,取也;室,妻妾货财。”《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宗室〕倾心来往了多时,毕竟纳了{严蕊}爲妾。”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今将军当盛位,帝春秋富,宜纳宗室,又多与大臣共事,反诸{吕}道,如是则可以免患。”{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 {欧阳予倩}《梁红玉》第一场:“我们平日衣也穿不暖,饭也吃不饱,辛辛苦苦纳了许多税,捐了许多钱。”《书·禹贡》:“百里赋纳緫,二百里纳铚。”《国语·晋语九》:“{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直。”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人姓{金}名{满}……少时读书不就,将银援例纳了个令史,就参在本县户房爲吏。” 谓以脚跟著入鞋中。《礼记·玉藻》:“退则坐取屦,隐辟而后屦。坐左纳右,坐右纳左。”{孔颖达}疏:“纳,犹著也。”《仪礼·既夕礼》:“屦外纳。”{郑玄}注:“纳,收余也。” 参见“[纳步]”。 ⓫ 播;下。参见“[纳种]”。 ⓬ 见“纳纳”。 {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一折:“把心上火权时纳,到晩来把天文看咱。”{老舍}《四世同堂》十六:“牌没法打下去了。{冠先生}与{冠太太}都纳住气,不在客人面前发作。 ”《水浒传》第十九回:“{吴用}就血泊裏拽过头把交椅来,便纳{林冲}坐地。” ⓯ 用同“[呐]”。参见“[纳喊]”。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帷帐屏风,坏则补纳。 ”{汉}{王充}《论衡·程材》:“刺绣之师,能缝帷裳;纳缕之工,不能织锦。”{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章:“{改霞}欣然接住纸卷,很小心地放进书兜,书兜里还有语文﹑算术和帮她妈纳的一只鞋底子。” 《荀子·正论》:“三公奉軶持纳。”{杨倞}注:“纳与軜同。軜谓骖马内辔繫轼前者。” {元}代有{纳麟}。见《元史》本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