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叶
【概况】: 基源 为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紫薇的叶。 原植物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 余项参见“紫薇花”条。 【化学】: 叶含生物碱:敌克冬宁(Decinine)、敌克冬明(Decamine)、紫薇明(Lagerstroemiine)、紫薇碱(Lagerine)、双氢轮生敌克冬碱(Dihydroverticillatine)、敌克冬碱(Decodine)等,以上各种生物碱集中在豆荚中[1]。 此外叶尚含紫薇缩醛(Lageracetal)、戊醇和鞣花酸[2]。 附 地上部含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棕榈酸乙酯、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烷六烯酸[3]。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68 [2]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中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6∶692 [3] CA 1992;116∶55589t 。【药性】: 功效 行血。 主治 痈肿疮毒,牙痛,痢痰。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江西《中草药学》:“治创伤出血:紫薇叶30g,野南瓜根30g,六月冻30g,胎发灰4.5g。研细末,外用。” 单方应用 ❶ 《湖南药物志》:“治白痢:紫薇叶适量。水煎服。” ❷ 《湖南药物志》:“治湿疹:紫薇叶,嚼烂敷,或煎水洗。” ❸ 江西《中草药学》:“治急性传染型肝炎:紫薇根,紫薇叶各15g。水煎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