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紫草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紫草茸 中药名。 见《本经逢原》。别名:赤胶、紫矿、紫梗、紫胶、虫胶。为紫胶虫科昆虫紫胶虫Laccifer lacca Kerr.在树枝上所分泌的胶质。紫胶虫;又名:胶虫。 雌虫身体为不规则的圆球状,呈黄褐色至紫红琥珀色。表面有3个突起;其1为肛门;另2个为中胸气门,周围环绕有丝状蜡质。 无足,腹部无气门。触角细小,不易见。 肛门四周有肛门环和肛门棘围。 雄虫身体为长棱形,呈鲜朱红色,体长2~3毫米,前方有1对背单眼及1对腹单眼,皆细小。 触角1对,细长,向前伸。翅薄,或缺如。 足3对,细弱,呈浅黄色。幼虫分别于每年4~5月和9~10月间孵化。孵化后,爬到寄生树的嫩枝上聚集,吸取树液,并分泌胶质覆盖体外。初分泌的紫胶似稠粘的半流质,干燥后为坚硬固体。随著胶虫生长发育,泌胶愈来愈多,乃致各虫体相互连成一片。雌雄虫都在其固有的胶壳内发育。紫胶虫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台湾、广东等地亦有。寄主植物有钝叶黄檀,秧青,三叶豆、泡火绳、酸香、大叶榕、小叶榕等树。 7~8月间采收,将长有紫胶的枝条剪下,取胶去枝,置干燥、阴凉通风处,直至干燥而不结块为止。药材呈半圆柱状,长短宽狭不一,长3~10厘米,宽1~1.5厘米。 紫褐色或紫红色,表面凹凸不平,有皱纹及小虫眼孔隙,附著于树枝处呈凹沟状,边缘钝圆。质硬而脆,可折断,断面有平行排列的长圆形或圆形虫窝,内有长卵形或圆形虫尸,褐色或暗红色。 气微臭,味淡。遇热则软化而粘。 以块大、色紫、质坚者为佳。主产云南、四川、台湾等地;西藏部分地区及广东等地亦产。 国外产于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亦有培养。拣去杂质,除去残留木枝,箕去灰屑。 味苦,性寒。有小毒或无毒。 清热,凉血,解毒。 治麻疹、斑疹不易透发,产后血晕,带下,疮疥肿毒。 内服:煎汤,15~60克;或研末。外用:研末撒。 孕妇忌服。紫草茸含虫胶质,蜡,色素,水分,虫体、木片等夹杂物。虫胶质为虫胶酸及油桐酸等所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蜡为紫胶虫醇、虫漆蜡醇等与虫漆蜡酸、紫胶虫酸等所成的酯。 色素主要为虫漆酸,是一种蒽醌衍生物的红色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