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紫地宁血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紫地宁血散 【批准文号】 (90)卫药准字Z-43号 【批准日期】 1991年1月3日 【类别】 中药三类 【剂型】 散剂 【保护期限】 4年,自1991年1月3日至1995年1月2日 【处方组成】 大叶紫珠、地菍等 【处方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研究方(全国血证急症用药重点科研项目成果)。 【方义分析】 中医有“出血之由,惟火惟气”,“瘀血不去,血不循经”,“脾不统血”之说。故祖国医学认为血热妄行、脾虚不统血、瘀血内阻是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但一般认为因热出血较多。如唐容川《血证论》说:“血证气盛火旺者,十居八九”,“吐血证,属实证者十居六七……属虚寒者十中一二”。所以紫地宁血散选择具有清热凉血的止血药紫珠草,地菍为主组合成方。方中紫珠草味辛苦性平,清热凉血、散瘀、止血力擅;地菍味甘涩性凉,长于收敛止血。由此两主药组方,药性平和,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收敛止血之功效。 【药理与毒理研究】 1.对由肝素所致家兔的影响:紫地宁血散具有缩短出血时间,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加速血块形成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对血管平滑肌的影响:对离体血管有收缩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4.对离体兔耳灌流量的影响:具有明显减少离体兔耳血流量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5.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试验表明本品无毒性作用。 【功能与主治】 清热凉血,收敛止血。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炎引起的吐血、便血,属胃中积热型者。 【临床应用及其特点】 1.经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等5家医院临床试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05例,止血痊愈率91.8%,总有效率96.3%;大便潜血平均转阴时间4.1±1.2d,与安络血、甲氰咪胍、止血芳酸、中药大黄对照组比较,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治疗咯血40例,总有效率97.5%。 3.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95例,总有效率82.76%。 4.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收敛止血之功效,止血力专,尤对上消化道出血等有良好止血效果。 【制剂与规格】 散剂,每瓶4g,6瓶/盒。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8g,3~4次/日。 【贮藏】 密闭。 研制单位:广州中药一厂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生产单位:广州中药一厂 地址:广州市杉木栏路77号 电话:(020)8832684 邮编:1510130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