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万能论
宣扬精神无所不能,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一种“左”的错误观点。 其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它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根本原理,颠倒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关系,认为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中,精神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精神力量是决定一切的。 这种观点在现实工作中的表现是:只讲人的精神因素,不讲客观物质条件;只强调人的思想觉悟,不关心群众生活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不讲物质利益等。 “精神万能论”渊源于我国古代的思孟学派和宗明“心学”。 战国时代的孟轲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宋代的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明代的王阳明提出:“心即理也,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西方主观唯心主义者也宣扬“存在就是被感知”,“物质是观念的集合”,等等。 一切主观唯心主义者都无限夸大精神因素的作用,违背了物质决定精神,精神是物质的反映,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客观物质条件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