粧点
❶ 梳妆打扮。 《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余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淑妃}共观之。{淑妃}粧点﹐不获时至。{周}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 ”《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艳色新衣。” ❷ 妆饰点缀。 {元}{薛昂夫}《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清}{吴伟业}《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西湖}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灵隐}﹑{天竺}﹐南边直粧点到{净慈}﹑{万松岭}﹐竟将一个{西湖}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❸ 渲染敷衍。 {宋}{吕祖谦}《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 》卷八三:“问:{季札}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左氏}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