籀文
又称大篆。 古汉字书体名。起于西周末年,春秋战国时行于秦国。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统一文字,首先省改秦国文字,而后推行各地。学者将省改前的称为大篆,省改后的称为小篆。 许慎《说文解字》以小篆为正字,共9353字,又收异体字古文和籀文。籀文指《史籀篇》中与小篆不同的字。 《汉书·艺文志》称《史籀篇》为周时史官教学童的书,又著录《史籀十五篇》,本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六篇矣。”魏晋以下此书全失。传世《石鼓文》、《诅楚文》皆属大篆,其中绝大部分和小篆相同,也有不少《说文》列举的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