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篦子三尖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篦子三尖杉 【名称出处】:《中国树木学》 【概况】: 基源 为三尖杉科三尖杉属植物篦子三尖杉的枝叶和种子。 三尖杉属全世界有9种,中国有7种。 原植物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又名阿里杉(《中国树木分类学》),梳叶圆头杉(《峨眉植物图志》),花枝杉(《中国裸子植物志》)。 形态 灌木,高达4m;树皮灰褐色。叶条形,质硬,平展成两列,排列紧密,通常中部以上向上方微弯,长1.5~3.2cm,宽3~4.5mm,几无柄,先端凸尖或微凸尖,上面深绿色,微拱圆,中脉微明显或中下部明显,下面气孔带白色,较绿色边带宽1~2倍。雄球花6~7聚生成头状花序,径约9mm,基部及总梗上部有10余枚苞片,每一雄花基部1枚广卵形的苞片,雄蕊6~10枚,花药3~4,花丝短;雌球花的胚珠通常1~2枚发育成种子。种子倒卵圆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约2.7cm,径约1.8cm,顶端中央有小凸尖,有长梗。花期3~4月,种子8~10月成熟。(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卷.435页.图版99∶3~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00~1800m地带的阔叶或针叶树林中;分布于广东北部、江西东部、湖南、湖北西北部、四川南部、贵州、云南东南部及东北部。 。【化学】: 附 从干材中分离到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粗榧碱(即三尖杉碱,Cephalotaxine)、施汉墨属碱B(Schelhammera alkaloid B)[1];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2]。 参考文献 [1] 植物学报 1978;20(2):129 [2] 植物分类学报 1979;(4):7 【药性】: 性味 种子:甘、涩,平。 枝、叶:苦、涩,寒。 功效 种子:驱虫,消积。 枝、叶:抗癌。 主治 种子:蛔虫病,钩虫病,食积等症。枝叶:恶性肿瘤(淋巴肉瘤,肺癌,嗜酸淋巴肉芽肿等)。 用法用量 种子:内服:水煎15~18g,早晚前各服1次,或炒熟食。 三尖杉总生物碱:成人每天2±0.5mg/kg体重,分2次肌注。 。【临床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本植物含有抗癌作用比较显著的生物碱,而且植物分布地区较广,资源蕴藏量仅次于三尖杉和粗榧,因此,有必要引起重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