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生卒】:公元前730~前645 【介绍】: 名夷吾,安徽颖上人。 春秋前期齐国著名政治家。他从公元前685年起,辅助齐桓公长达40年之久。其间,在齐国采取一些重要改革,使之“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管晏列传》),一度为春秋霸主。 管仲的经济思想,一部分反映在《国语·齐语》之中,另一部分保存在《管子》一书中。 由于后者非一人一时之作,故难以确认是否为管仲本人思想。这里仅据前者举其大要:(1)按职业定四民之居。 即把土、农、工、商按各自行业分别集中定居在一定地区,并要求职业世代相传。“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为了保证这一措施的贯彻执行,又提出“三其国而伍其鄙”、“制国以为廿一乡”等民政措施,以促使职业分工固定化。 (2)改革田赋征收制度,提出按土质好坏分别征收不等田赋,是谓“相地而衰(音催)征”。 (3)免除关卡税,鼓励商业自由贸易,做到“关市讥而不征”(讥,查问)。(4)对江河、湖海、山林、沼泽等自然资源采取全面的管制措施,“工立三族,市立三乡,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国语·齐语》)管仲的经济思想,对促进齐国强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