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
亦作空侯、坎侯。 古代拨弦乐器。分卧式、竖式两种。卧箜篌形如小瑟、七弦,以竹为身,以木拨弹。《风俗通·声音·空侯》载:西汉武帝时,“始用乐人侯调依琴作坎侯之乐”。 初用于雅乐、清商乐,隋代用于燕乐,并流行于民间。宋时失传。 曾于晋时传入朝鲜,唐时传入日本。竖箜篌为竖琴前身,二十二弦,大者竖抱于怀,两手弹弦;小者左手执器,右手弹弦。 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东汉时,经西域传入。用于宫廷和教坊乐舞弹奏。六朝末,东传朝鲜,再传日本,今其正仓院尚存有唐残器两件。 另有凤首箜篌,为竖箜篌之一种。东晋初,经天竺传入。至今缅甸仍有,称桑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