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筠门岭关税总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筠门岭关税总处 中央苏区统制货物进出口的经济组织。1933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在筠门岭设立关税总处。主任俞鳌,后换刘永亮,至7月又调杨占生接任。关税总处内设有会计1人,统计1人,出纳1人,核算员若干人,并有武装1班人左右。同年3月,先后于山樟脑、罗塘、高排、桂林江、靖石、吉潭等江岸设立关税分处。总处与分处任务即只办理苏区与白区间进出口物资的缴纳关税手续。1934年4月21日,筠门岭被陈济棠部侵占,关税总处遂迁至周田的新圩、小田、河墩等地驻扎。后因形势日益紧张,总处迁至桂林江,并将其他关税分处并入。关税总处的设立对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起了重要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