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窦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窦道 窦道是病理性盲管,由深部组织通向体表有时有多个开口,常合并慢性感染,相当于中医的“瘘”、“鼠疮”范畴。 〔病因病理〕 临床上有先天性和后天性窦道。后天性窦道多因外伤、感染或术后失治所致,管壁多为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气血亏虚,脓毒未尽,新肉不生所致。 〔诊断要点〕 1.既往多有外伤或感染史。 2.疮口久不愈合,或脓出不尽。 3.探针探查或X线窦道造影有助于了解窦道的范围、行径及与邻近组织关系。 〔鉴别诊断〕 瘘管是指沟通体表与脏器或两个脏器之间的管道。相互贯通。 〔辨证分型要点〕 气血亏虚:窦道久不愈合,脓水清稀,疮色不鲜,肉芽灰白,伴神疲、乏力、少食、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 一、中医治疗 (一)证型论治 气血亏虚 〔治法〕补益气血,生肌敛疮。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30g 党参25g 茯苓30g 白术15g 当归25g 陈皮15g 鸡血藤25g 肉桂10g 甘草10g 〔加减〕口干渴,加麦冬15g,熟地15g;余毒未尽,加白芷15g,桔梗15g。 (二)内服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1丸/次,3次/日。 (三)外治疗法 1.脓腐未尽,用五五丹药捻或提毒散药捻填入窦道,外敷生肌玉红膏,一效膏。 2.脓腐已尽,用九一丹药捻或去腐生肌散。药捻填入窦道,放入宜浅。外敷一效膏。 (四)单方验方 1.提脓丹:红升90g,轻粉30g,冰片3g,研末。 2.芙蓉膏:鲜芙蓉叶2份,麻油1份,将芙蓉叶炸枯,去渣加入蜂蜡适量,制成软膏。 二、西医治疗 (一)局部处理 1.摘除异物。 2.引流不畅者宜扩创引流,并清除不健康肉芽组织。 (二)抗病原治疗 对症应用抗炎或抗结核药物。 (三)手术治疗 慢性窦道经久不愈或先天性窦道应手术摘除。 〔调护与预防〕 1.对于疾病早期治疗,成脓后切开引流宜充分。 2.使用中药药捻时,不宜放入过深。 3.手术操作应严格无菌,避免感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