窆
《广韵》方验切,去豔,帮。 《集韵》悲检切,上俨,帮。 ❶ 将棺木葬入圹穴。《周礼·地官·乡师》:“及窆﹐执斧以涖匠师。”{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窆﹐谓葬下棺也。”{贾公彦}疏:“窆﹐是下棺也。至圹下棺之时﹐乡师执斧以涖匠师。 ”《后汉书·独行传·范式》:“{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 ”{李贤}注:“窆﹐下棺也。”{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❷ 泛指埋葬。{南朝}{齐武帝}《加恩京师二县诏》:“窆枯掩骼﹐义重前诰。”{唐}{皇甫枚}《三水小牍·步飞烟》:“将复笞之﹐已死矣……数日﹐窆之{北邙}。”《五灯会元·黄龙南禅师法嗣·黄龙祖心禅师》:“灵骨窆于{普觉塔}之东。” ❸ 墓穴。{唐}{陆龟蒙}《次幽独君韵》:“如何孤窆裏﹐犹自读‘三坟’。”《新唐书·藩镇传·刘稹》:“望气者言:‘其地当三世爲都头异姓……然窆不过二丈﹐不利。’”{清}{恽敬}《刑部尚书金公墓志铭》:“兹原之窆﹐凿之深深。 ” ❹ 窆石。{宋}{陆游}《出游》诗:“{秦}碑{禹}窆风烟外﹐一弔兴亡万古愁。”{清}{龚自珍}《说碑》:“墓有碑﹐穿厥中而以爲窆也﹐刻文字非古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