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青
【名称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概况】: 异名 虹香藤(四川)。 基源 为豆科黄檀属植物滇黔黄檀的根。 原植物 滇黔黄植Dalbergia yunnanensis Franch. 形态 多年生藤本,长达10m。嫩枝被柔毛,枝条被钩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19,长圆形,长2~3.5cm,宽1.3~2cm,可达长7.5cm,宽2.5~3.3cm,先端圆,稀微凹,基部圆形,边缘微反卷,两面及叶柄被贴伏柔毛。 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序轴被微柔毛;花萼钟状,萼齿5,上面2齿近合生,最下面的较长,被纤毛。花冠白色,旗瓣长圆形,翼瓣倒卵形,龙骨瓣略长;雄蕊9,单生;子房具长柄,花柱短,柱头头状。 荚果长扁圆形,先端渐尖或钝,表皮具网脉。种子1,肾形。 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灌丛或干河沟向阳处。分布于四川、云南。 。【生药】: 采集 全年可挖根,晒干。 【药性】: 性味 淡、辛,温。 功效 理气发表。 主治 感寒头痛发热,食积饱胀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四川常用中草药》:“治感寒头痛发热,食积饱胀腹痛:秧青9~15g,水煎服。”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寒头痛,食积胃腹胀痛:秧青9~15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