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科学指数增长规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科学指数增长规律 一些科学指标增长的定量规律。 为英国科学家普赖斯在1946年首次提出。普赖斯发现一些表征科学发展的指标,如科学家人数、成果数、刊物数、论文数以及科研经费与国民收入之比等,都以很高的精确度展示科学呈指数型增长。 这是指用合理的方法去计量科学发展的一个足够长的时间跨度得到的结果。后来,普赖斯进一步证明,这种科学按10~15年倍增周期的指数型发展,不过是逻辑斯谛增长的初始阶段(见图),指数型发展在达到某一界限时就会放慢和停止。 科学发展一旦进入反曲点附近,指数型发展便告结束,科学发展进入一个成熟期,逐渐达到一个停滞的“饱和时代”,并导致创新的出现,在新质状态下生成新的逻辑斯谛曲线,这被称作“阶跃”现象。因此,饱和时代绝不暗指停顿和死亡,而是标志将有一个按新的、振奋人心的战术,遵循新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新开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