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生活在19世纪的马克思恩格斯,经历了欧洲革命的狂飚时期,目睹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指出:“科学是一种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著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知识理论体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在加入生产过程以前,是属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或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当它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渗透到生产力系统其它各要素中去,才转化为直接的物质生产力。 20世纪是科学发展史的一个新的转折时期。 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x光射线、放射性原素、电子的发现,在科学史上揭开了原子世界微观领域的奥秘,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子时代。 当前在世界正在日益强烈地受著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形成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一个新的科学技术群,标志著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时期已经到来。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包含著三个方面为的涵义: 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其它诸要素起到巨大的变革作用。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到其他要素中去,形成巨大的能量,使各要素发生从量到质的飞跃。 科学技术同生产力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关系,从倍数关系发展到指数关系,即由“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技”,进一步发展为:“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高科技,这就是说,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三要素所起的作用不只是用乘法按倍数计算,而是按几何纵数增值,呈指数增长。 第二,科学成为生产发展的先导。 在19世纪以前,主要是生产推动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它的公式是:生产→技术→科学,第二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实验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并日益成为人类的一种基本实践形式,许多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从科学实验中直接创造出来,然后应用于生产过程,科学由生产的后卫地位转化为生产的先导,并形成双向回环运动,它的公式是:科学 第三,科学技术进步,是国民经济增长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它表现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创造的价值愈来愈高,从而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日益成为主导的因素。国外学者根据国际通用的道格拉斯函数计算结果,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初科学技术因素在GN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仅占5-20%,到50-60年代已上升到50%左右,而到了80年代则达到60-80%。 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劳动者总是并将永远是“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它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是从同一个层次讲的,因而不能是两个并列第一。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始终是主体性要素,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生产工具是由人创造和操纵的,科学技术也是由人来发明并运用于生产过程的,没有作为活劳动的劳动者,生产资料只不过是一堆死物。人与物的关系人的因素第一,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现代化生产中,劳动者的智力因素日益后于第一位。劳动者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不断地把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内化为人的智能,实现人的自我塑造。 同时人也不断地把智能物化到生产资料中去,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象世界的人化。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关键。 教育具有劳动力再生产的功能。社会要进行生产和再生产,就必须不断地再生产劳动者,否则,就没有劳动力的后备资源。教育也是科学技术知识继承和传播的手段,劳动者必须学习和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科学技术知识,才能不断地前进。教育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所以,发展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应当造就一支庞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市场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高科技的焦点是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解放科技生产力的前提,要在全党和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战略意义,在于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加速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这就是把经济建设过去主要依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外延地扩大再生产,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即内涵扩大生产上来,这是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并把它推进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我国不改变在国际上科技的落后状况,社会在经济上受制于人,在政治上受强权政治的欺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