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福州船政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福州船政局 亦称马尾船政局。 清末洋务派官僚创办的全国最大的船舶修造厂,专门制造和修理军用船舰。1866年(清同治五年)7月,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建闽江口马尾山下设局建厂。 同年9月,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清政府特派前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主持船政局。 主要依靠法国的技术和设备建成,用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为正、副监督,“一切事物,均责成该两员承办”。除开办铁厂和船厂外,还附设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学堂”),分为前、后两学堂,前学堂学习法文,主要培养制造轮船的人才;后学堂学习英文,主要培养驾驶轮船的人才。后来又添设“艺圃”,培养技工。 1869年6月所造第一艘轮船“万年春”号下水,至1874年2月为止,共制造15艘轮船。其时,日意格等其它法籍工匠照原订合同撤退,由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接管了技术工作,而且“新造诸船,俱有华人驾驶”。后来,虽有陆续雇用洋匠,但人数很少,期限亦短,和最初设局时的情况迥不相同。自1874年至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又造船约20艘。 中法战争时遭到重大破坏,所造船舰大部分被击沉,旋即逐步修复。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 抗日战争时为日军破坏,生产停顿。战后由国民政府接收。解放后收归国有。 常年经费按月由闽海关六成洋税项下解银5万两,每年共60万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