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
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
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而荀卿三为祭酒焉。”司马贞索隐:“谓荀卿出入前后三度处列大夫康庄之位,而皆为其所尊。” 学官名。 原意是指祭祀或宴会时,由年高望重者一人举酒祭神,为一种荣誉。如荀子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汉武帝设五经博士,首长称博士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祭酒遂成为学官名。西晋改为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或太学。隋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者。其后沿设之。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国子监,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 |